素的影响,就不得不谈到长距离星间航行这个概念。 自从人类跨入宇宙时代之后,飞行器的缓慢航速与天体间的遥远距离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成了束缚人类扩张的最大阻碍。进行理论上的空间折叠航行所消耗的能量难以想象,所以跃迁航行很快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而除了这种连理论都不靠谱的方法外,宇宙还给了人类另一种选择——穿过“天然虫洞”进行快速航行。 如果将空间看成一张平铺的白纸,正常情况下,纸上两点间最短路径是在它们之上的直线上;而如果将纸面扭折为曲面,两点间的距离将减小,如果曲率足够大,两点甚至能够重叠,从而使距离接近为零。而这里的天然虫洞就是指在“纸面”扭折状态下,连接两点的特殊天然通道。 无论是化学动力,离子动力,还是裂变动力,热核聚变动力或冷核聚变动力,甚至反物质动力,都难以在“纸面”上穿越光年级距离,因此“天然虫洞”就成了人们最寄予厚望的捷径。可惜的是,在日后无数次失败的探索当中,科学家们发现天然虫洞不仅数量极少,很难发现,而且大小规模也参差不齐,最为致命的是,几乎所有符合要求的“天然虫洞”都非常不稳定。 看不到成效的情况下,各国开始缩减此项目的拨款,而不入流的星球拓荒者最终却改变了一切。 先驱者刚刚进入新玻江座时,几乎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巨大的先代环状遗迹,震撼之余,不少人立即意识到这是提高科技水平的绝好机会。因此各星球发展之初,都迫不及待地组织人员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不过非常不幸,这些遗迹最终被证明只是用巨型小行星挖空雕琢而成的环带石条而已。 多少年过去了,正当人们认为这些遗迹没有实用价值时,一艘仅载有28名拓荒者,名为“优丽卡”的小货船创造了历史——他们在一次事故中以特定状态穿过环状遗迹时,发生了跃迁。 自那天起,人类再一次进入了狂热的拓荒时代,新玻江座人类最终得以建立了以环状遗迹为核心的星间航行体系,也得以发现更多的未知星域及殖民星球。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提出这些巨大的跃迁环只是一个更为庞大的交通体系中的节点,类似公交站点,通过网状辐射,它们可以将人类一直送到宇宙的边际。 不过因为每个星系中可用的环状遗迹数量都相当稀少,加上彼此间的联结距离都较为遥远,环带最终仍未将整个新玻江座勾连联结起来。所以大多数时候,数周乃至数月的动力航行仍是主要的贸易和行军方式,也因为这个原因,靠近跃迁环的行星往往会更为繁华;同样的,远离跃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